日期:2023-06-05 來源:本站 瀏覽:417次
成都天使賓館的“線藝”
創新舉措
天使賓館位于人杰地靈的城南百年華西壩,歷經二十三載歲月變遷,始終秉持對品質不懈的追求,館雅何須大,書香不在多,方寸之間,另有一番韻味。
游走在賓館各處里總能看到一些“特別”的手工作品,或者是咖啡廳桌面上一束精致的絨線小花,或者是形態各異俏皮可愛的生肖兔寶,他們在每個角落里靜靜綻放,給顧客帶來眼前一亮。他們是具有“非遺”之稱的——絨線編結技藝的手工作品。
絨線編結技藝是一項歷史悠久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種在中國民間傳統結線藝術中融入西方鉤針編結并利用機制羊毛絨線的編結藝術。
天使賓館客房大姐們的編織靈感源自在2022年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上與獎牌一同頒發給獲獎運動員的頒獎花束,這些“永不凋謝”低碳環保的花束,分別象征著友愛、堅韌、幸福、團結、勝利與和平。她們希望利用自己的閑暇時間為顧客帶來有溫度的產品。編織作品設計通常由大姐們提議,客房經理把關,隨著時間推移她們的技藝日漸精進,形式也不斷的創新,除了花束、玩偶還涉及了桌毯、手包等日用生活品,發展至今已可以根據顧客的需求來設計定制產品。她們將這些手工編織作品的出產地命名為“天使工坊”,除了酒店線下場景的展示售賣,在線上商城也可以鏈接購買。曾有賓館住店客人被手工編織作品吸引,在入住期間主動登門拜訪客房大姐學習編織技藝。
今年“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在華西醫院組織的活動上,酒店應邀為醫護人員開展了一期手工編織培訓,反響熱烈。一把鉤針,一團絨線,員工把自己的愛密密地織在絨線花里,既為顧客帶來樂趣和藝術享受,又成為賓館的一項收入來源,還傳承了非遺編織技藝。通過凝結了酒店員工實踐經驗和思想智慧的小小編結“絨耀之花”可以看作是“酒店+非遺”文旅融合的一次實驗。
專家點評
手作一般指通過編制、縫紉、金屬纏繞等技術,以手工制作完成的物品。分布藝、線藝、金屬、鐫刻等類型。在中國古人的世界觀中,所有人造器物都蘊藏著萬物的內在規律,“道即器,器即道,兩者未嘗相離”。手作藝術品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是人的勞動能力體現。
但工業革命后的制造業降低了手作藝術的價值和現實需要,人們以機器替代了手工,以標準化制造代替了人文的創作。流水線生產的器物盡管標準、完美,但卻失去了手作器物每一件的與眾不同和器物背后的豐富人生故事。
當代社會,人們關注器物的情感價值,珍惜器物帶來的溫度。正如米哈伊爾·愛潑斯坦所說的那樣:“每一件物品都在清晰地講述著這個世界……聆聽物品中所包含著的聲音,以及從物品深處發出的預言,就能真正理解它們,同時理解我們自己”。因此,手作藝術的價值在于傳統的深度,在于情感的溫度,在于技藝的精度,在于時間的厚度。只有將無數人類智慧與情感凝結其中的作品才能稱得上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代表作品。
成都天使賓館員工的手作線藝作品將酒店裝飾品的價值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每一件作品帶著員工的溫度,編織的是一件件線藝作品,注入的是酒店員工的智慧、技能與追求極致的工匠精神;釋放的是酒店員工的愛心、精心、傾心與對職業的尊重;傳播的是傳統文化、傳統技能與樂觀積極生活態度;展現的是酒店員工的價值觀念、職業素養與精神面貌。小小線藝編織起酒店服務與文化傳承的鈕結。小小的線藝,大大的情懷。
善哉,我為成都天使賓館散發溫暖與愛意的創新舉措歌之詠之!
(四川大學教授 李原)